• 芯片我们也掌握了定价权!芯片我们也掌握了定价权!

    发布日期:2024-12-22 11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18

    中芯国际的一则宣布,让整个芯片行业一片哗然。

    28nm工艺价格从5000美元骤降至1500美元,这是何等的魄力!要知道,长期以来,芯片定价权被少数巨头牢牢攥在手中,台积电、联电就是规则的制定者。而今天,中芯国际直接打破了这种僵局,开出这样一个“杀手价”,简直像是朝市场扔下一颗炸弹。

    这让我不禁想到,我们这些年走过的芯片道路。

    曾几何时,我们在芯片领域处处受制于人。一块小小的芯片,却让整个工业体系陷入被动。2018年的“断供危机”仿佛还在眼前,那时候,所有人都在问:中国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芯片?这不是钱的问题,而是时间和技术积累的问题。可正因如此,危机也激发了斗志。

    展开剩余72%

    中芯国际显然用行动证明,我们可以挺直腰杆。

    降价到1500美元,这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,而是有备而来。这背后,是28nm制程的成熟技术,是产业链的整体突破,更是市场战略的深思熟虑。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,中芯国际在28nm-65nm制程上的市场份额已达31.5%,这样的成绩,足以撼动任何一家竞争对手。打价格战,是一招狠棋,更是一种决心。

    但这不只是“价格战”的问题,它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意义。

    芯片制造的核心,在于技术与生态。台积电、三星等巨头之所以能稳坐高台,是因为他们掌握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,还有上下游的完整生态。而中芯国际在这方面的努力,已经开始显现成效。从材料到设备,从研发到生产,再到市场应用的推广,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拉锯战。每一次突破,都是对过往技术封锁的反击。

    更让我感慨的是,这场“价格战”,打的不是盲目竞争,而是战略布局。

    28nm制程虽算不上“高精尖”,但它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。从汽车电子到物联网,从5G基站到智能家电,这一制程几乎贯穿了新兴产业的核心应用领域。更重要的是,它不像7nm、5nm那样对光刻机的要求极高,能够实现自主生产。这就意味着,降价不仅仅是为了抢市场,更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,形成规模效应,进而反哺技术研发。

   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:釜底抽薪。

    所谓釜底抽薪,不只是价格的“釜底抽薪”,更是技术和市场规则的釜底抽薪。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,我们曾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,而中芯国际的这一步,标志着我们在规则制定权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。芯片行业的未来,不再是几家巨头的“独角戏”,而是多方博弈的新格局。

    然而,机会与挑战总是并存。

    降价的同时,如何确保盈利能力?如何继续在更高制程上取得突破?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。28nm或许是我们目前的“杀手锏”,但市场不会永远停留在这一节点。台积电和三星的强势地位,建立在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垄断之上,中芯国际若要长期立足,必须在高端领域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领先。

    未来,中芯国际的路必然不会平坦。

    但这何尝不是我们民族工业崛起的缩影?从被动到主动,从跟随到引领,每一步都走得艰难,却也充满希望。我们知道,这条路上有太多困难,有太多需要补的课,但只要不放弃、不退缩,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
    这次28nm的降价,或许只是个开始。

    接下来呢?我们还能做什么? #深度好文计划#

    发布于:江西省